来源:看安徽2019-06-03 10:47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芜湖,
八百里皖江明珠,
千百年来浓墨重彩。
《左传》记载:“襄公三年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这是鸠兹邑首次出现在先秦史籍上。鸠兹就是今天的芜湖,位于今天芜湖市水阳江南岸一带。
其实,芜湖的辉煌历史可以推得更远更远。1998年初,在芜湖繁昌县孙家村癞痢山 “人字洞”,发现了距今200万年至250万年间的石器、骨器等,这是亚洲最早的古人类遗址,是长江流域文明的灿烂曙光;芜湖境内的大工山古铜矿遗址是春秋和汉唐时期中国最大的铜生产基地...
《天工开物》中有“织造尚淞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记载了从明代开始繁盛、号称“芜湖巨店”的大型浆染工场;到了清代中期,这里已是徽帮重镇,数百年来,成就了阮弼、汪一龙、张文金、朱锦堂、胡贞一、李经方等一代代徽商,写下了徽州大地之外的传说。
近代芜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工商业的发祥地和全国四大米市之一,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之称;“烟台条约”将芜湖与浙江温州等四个城市辟为通商口岸,大批外国洋行、公司进入芜湖,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也刺激了芜湖近代工业的发展。安徽省最早的一批民族工业在芜湖建立。
四十年前,人们手中的一粒瓜子在这里绽开了个私经济发展的“报春花”;
二十年前,创建于微时的一个汽车品牌在这里扛起了民族汽车工业的大旗;
今天,冲上蓝天的钻石飞机、行驶于城市半空的轨道交通、精工善思的工业机器人等一批“新智造”在这里闪耀神州。
长江巨埠千帆渡,皖之中坚看今朝。
从古代的鸠兹文化,到今日的全国文明城市,伴随着时代进程向前,城市语境更迭变幻,今日的芜湖,与上下游城市唇齿相依,不仅是近邻,还是近亲,更是一起成长的命运共同体,借着长三角一体化东风,融入正酣。新时代,站在新起点,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一颗新星,芜湖未来大有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