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看安徽2018-11-26 09:30
编辑推荐:
一条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航线最长的人工河道,一座穿梭于现代与传统之间的运河城市,当历史被定格在某一瞬间,当时光被一种精神的力量所穿透,浸润其间的便是一份幸福与淡定。
在濉溪,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千百年来,濉溪人与运河相生相伴,创造出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发展奇迹。
濉溪文物史
历史上,隋唐大运河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运河四部分组成,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堪称人类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迹。位于濉溪境内的柳孜运河遗址属于通济渠,全长40.8公里。
柳孜运河遗址位于百善镇柳孜村,1999年,经过第一次考古发掘,出土了8艘唐代沉船,石质的码头遗址和部分河床。此次考古发掘,成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2014年的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大运河申遗城市之一的濉溪,凭借柳孜运河遗址遗产区入选其中。
凝聚着古人智慧和汗水的大运河,不仅缔造出财富和文明,也见证着刀光剑影、朝代更迭。濉溪老城石板街,明清风韵依旧,诠释着岁月变迁;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等在临涣文昌宫运筹帷幄,指挥了淮海大决战,双堆集镇是昔日淮海战役主战场。
濉溪这方沃土,在运河的滋养下穿越古今,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张力,紧紧抓住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战略机遇期,积极探索保护、传承和利用大运河文化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好柳孜运河遗址独特优势,融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真正让濉溪运河文化带“活起来”。